台灣最新消息
經濟部。資料照。(宋碧龍/大紀元)
【大紀元2025年04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侯駿霖台灣台北報導)經濟部23日公布3月工業生產指數106.1、年增13.65%,其中製造業生產指數106.89、年增14.71%,連續13個月正成長。經濟部表示,主要受惠於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等需求續強,加上川普關稅帶動部分拉貨潮所致。
經濟部指出,由於高效能運算、雲端資料服務、人工智慧等需求熱絡,均帶動資訊電子產業生產動能續揚,但部分傳統產業因市場競爭及需求保守而呈減產,抵銷部分增幅,3月份製造業生產指數106.89、年增14.71%;今年第1季製造業生產指數98.77、年增12.79%。
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表示,科技類產業持續熱絡,電子零組件業年增25.07%,其中積體電路業年增29.49%;面板及其組件業因客戶拉貨動能增強,年增10.05%。
受惠雲端資料服務、人工智慧應用需求旺,加上手機鏡頭訂單增加、半導體產業投資動能續強,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也年增逾2成、來到21.22%。
不過,傳統產業部分,隨著市場需求平疲、海外同業低價競爭,以及廠商產線排修等三因素利空,使3月基本金屬業、化學材料及肥料業分別年減4.78%、3.94%;汽車及其零件業也受到國內外接單減少而減產,年減10.82%;僅機械設備業受惠半導體先進製程積極擴充產能,年增7.57%。
黃偉傑分析,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太高,導致廠商短期也難以判斷,目前美國對等關稅暫緩90天,經濟部認為市場陸續出現拉貨潮,因此4月製造業生產指數預估年增14.4%至19%,有望連14紅。
展望未來,黃偉傑說,國際貿易措施及地緣政治衝突等不確定因素,仍持續干擾全球經貿成長步調,但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拓展,擬帶動半導體先進製程及高階伺服器等相關供應鏈生產持續上揚,支撐台灣製造業生產動能穩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