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最新消息

4月初,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多個與美國有貿易順差的國家徵收對等關稅,其中越南可能面臨高達46%的稅率。許多預測對出口訂單的前景並不樂觀,認為由於與美國國內產品或受較低關稅約束的競爭對手的產品相比存在價格劣勢,越南的出口訂單將會減少。如今,這項擔憂已不再只是預測。
根據S&P Global的最新報告,越南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在5月連續第二個月低於50分的榮枯線,錄得49.8分。造成這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關稅問題和市場需求下滑。
越南海關總局的數據顯示,越南5月上半月的出口總額僅168.8億美元,較4月下半月下降18.3%(即減少37.7億美元)。其中,降幅主要集中在加工製造類工業品,這些產品一直是經濟體的支柱。原因可能來自於美國、歐盟和中國等主要市場的需求尚未穩定恢復。
除了通貨膨脹和緊縮性貨幣政策的影響外,企業還面臨一系列關於原產地規則、技術障礙的變化,以及尚未完全暢通的全球物流鏈。此外,部分電子訂單被延遲或調整交貨進度,也導致出口量在此期間迅速下滑。最終導致貿易逆差擴大至23.2億美元,為今年以來的最大逆差水準。
越南投資暨發展銀行(BIDV)首席經濟專家根文力博士預測,在最壞的情況下,如果自4月9日起90天內,越南與美國的談判進展不大,且自7月初起越南對美出口商品被徵收高達46 %的對等關稅,那麼出口額可能將比常規情境減少220億至240億美元(相當於下降5%至6%),原因在於需求疲軟以及越南商品在無法出口到美國的情況下必須與其他國家商品競爭。
然而,根文力博士指出,如果越南能夠與美國談判,將關稅下調至20%-25%,自7月9日起實施,為期一年或更短,並繼續協商進一步降低關稅,那麼出口額只會減少6%-7.5%(相當於較常規情境下降1.2%-1.5%)。在最樂觀的情況下,越南出口商品只需繳納與目前相同的10%關稅,和其他126個國家一樣,那麼越南出口將不會受到明顯影響。
因此,政府和管理機構需要更加堅定和主動採取措施,推動與美國建立互利合作關係,並透過各管道加強對話與談判。應儘早實施具體解決方案,以實現與美國更平衡的貿易關係,如增加自美國的進口、繼續降低對自美進口商品的對等關稅。還需要製定快速、有效的談判方案,提出明確的承諾、解決方案和路線圖,以爭取更低的關稅(20-25%)情境。
就具體建議方面, 越南皮革鞋類及手提包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潘氏青春女士表示,國家應加強對企業的市場調查支持,建立出口資料庫,以便更好地與國際客戶對接。同時,也需提升人力資源質量,特別是在行銷和產品設計方面,應透過與國際專家合作來實現。越南也需透過展會、博覽會、會議及外貿推廣代表團等形式加強國際貿易促進活動。
此外,應充分利用數位轉型趨勢,採用線上展會、電商平台、人工智慧(AI)、大數據和區塊鏈等技術來提高市場接觸的精準性和效率。應重點吸引外國投資者進入原輔材料的生產和分銷領域,以建立國內供應中心,推動皮革鞋類產業的可持續供應鏈發展。
越南駐美商務參贊杜玉興表示,鞋類產品與服裝類似,很大程度上依賴其他國家的生產,並需要大量資金、重型設備及勞動力密集作業。因此,美國若希望透過關稅政策重建國內製造能力,將會是一項非常艱難的任務。若要美國能夠在本土完成一整套完整的鞋類生產流程,就必須需要配套產業來全面提供原料。
最近,美國總統川普也同意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的觀點,認為美國不需要一個強大的紡織服裝產業,因為這類產品可以在其他國家生產。美國應專注於晶片、電腦、坦克、船艦等產品的製造。因此,美國仍是越南紡織品與鞋類出口的潛力市場。
因此,杜玉興先生認為,工貿部及相關機構應加快推動談判,為企業營造穩定機制,尤其是紡織和鞋類產業。同時,應協助企業滿足有關標準、原產地和永續生產的要求。地方政府也需為企業創造良好的基礎設施與投資環境,以增強其競爭力並實現永續生產。產業協會也應與美方夥伴合作,及時掌握政策動向並更新進口規定。 (完)